成都乐链科技董事长刘思齐——元宇宙原创音乐的数字突围

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《元宇宙原创音乐的数字突围》。什么是元宇宙?我视频号叫“大齐哥的音乐元宇宙”,你们可以看一看什么是音乐元宇宙。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今天产数字产权的逻辑。在过去的时代,数字产权是很简单的,CTRL+C, CTRL+V,不断的拷贝,所以在2000年之后的百度时代,大家都用u盘插在车上听歌,歌曲直接拷贝就可以了,而今天过渡到了数字资产的产权了,成为了NFT化的数字资产。

2023年2月22日,由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主办的“首届中国数字产权创新大会”在成都举办。

大会以“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的产权市场数字化创新”为主题,围绕产权数字化和数字产权化展开交流,旨在推动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加强数字化创新、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数字中国建设。

刘思齐
成都乐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思齐先生在大会现场进行演讲。以下为演讲实录,欢迎阅读转发。




元宇宙原创音乐的数字突围

——成都乐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思齐


各位领导、各位来宾、各位中国产权界的大佬们,下午好!

非常容易荣幸我作为一个在音乐产业干了20多年的老兵来参与本次大会。我之前在赛道上从来没参与这样的大会,感谢北交金科的邀请。

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三年半我们做了些什么事情。成都乐链科2019年成立,我是从2017年到2018年了解的区块链技术,从北京回到成都,做了成都乐链科技,正好就是三年的疫情,多半年三年半的时间。

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《元宇宙原创音乐的数字突围》。什么是元宇宙?我视频号叫“大齐哥的音乐元宇宙”,你们可以看一看什么是音乐元宇宙。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今天产数字产权的逻辑。在过去的时代,数字产权是很简单的,CTRL+C, CTRL+V,不断的拷贝,所以在2000年之后的百度时代,大家都用u盘插在车上听歌,歌曲直接拷贝就可以了,而今天过渡到了数字资产的产权了,成为了NFT化的数字资产。

所以我的PPT其实就是描述的唱片或者叫音乐工业,过去20年我亲自经历过的时代。你们可能90年代末或2000年初买过我发行的CD和卡带,我当年的公司叫做“新闻唱片”,所有的机场、新华书店都是我们的唱片,我们公司当时是全中国最大的发行公司。

音乐行业其实迭代的非常快,互联网时代、数字化时代,你看经历了多少时代,传统CD卡带、网络下载、百度音乐排行榜和u盾听歌的时代,迭代的非常快。现在获取音乐非常便捷了,听CD卡带的只是一些发烧友了,流媒体的时代音乐的获取非常便捷,但是它又面临了各种问题,比如大家觉得歌的品质下降了,以流量为主要的判断标准,变得非常快餐化了。那么今天此时此刻时代是什的么?我们要做的是什么?Web3.0元宇宙。

我相信你们在座的各位,甚至身边的朋友,包括你们认识的音乐公司,其实很难再去投资音乐,没有人会去投资音乐,包括我在过去10年内,我个人投资音乐内容都已经缩量了。为什么?现在过度的中心化,也就是除了几个流媒体巨头在投资音乐,除此之外,社会资本基本上不进入这个行业。

而现在区块链打破这种过度的中心化,让更多的人才和资本能够进到今天Web3时代的音乐产业。

比如你们今天在 QQ腾讯音乐或者是QQ音乐买的会员,或者说我花3块或者5块买的周杰伦的专辑,其实是周杰伦跟腾讯在合约期内的,大家拥有的一个视听权。一般唱片公司跟版权方跟平台会签3年或者5年的合约,一旦合约到期,这些平台就不能再下载和视听了,除非你们不换手机,如果换了手机,只要合约到了,你再去下载也听不到了。原来在传统唱片的时代,这张CD物权你拿走了,就属于你的,跟我没关系了,跟周杰伦本人也没关系了,是属于你的了。

数字资产的时代,恰恰就跟原来的实体物权时代是一样的,更加透明。原来传统时代,发行商还可能去加印,版权方并不知道。而在区块链的逻辑下,一切都是清晰的了。卖了多少张,发行了多少首单曲,创作人可以很轻松的拿到版税,缩短了整个分配的链条,而持有人可以获得它终身的物权。

我们成都乐链做了三年半,因为音乐元宇宙的进程,我也是刚刚开始,我在这里给大家汇报一下。我们认为其实任何一个音元宇宙的逻辑下,首先是一个经济模型,我认为我们做的是音乐产业的产业园。元宇宙逻辑是什么?就是创作者经济和社群经济的结合。左手是创作者,经济创作者很便捷的拿到他创作的财富或者资产,这边社群经济认同,认同它的价值,你就可以投资。

我举个例子,今天在流媒体时代,大家为什么很烦躁听的歌,我不知道你们烦不烦躁,我是听不下去,但是我们被迫要听抖音上的流量歌曲,他们的创作逻辑是什么?抖音上很多歌曲只有副歌,就是高潮部分,如果火了,他就把它写成一首歌。原来传统的音乐行业,要歌手还有很多创作人来比稿,大家听到的艺术作品的水准要高很多。而现在变成了一个音乐快餐文化,甚至是歌曲拼接、音乐裁缝,不是音乐创作了。

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?因为今天是垄断化的平台,它要求的是流量,唯有流量,出道就必须是流量,最好就是爆款。所以写歌的人,人人都在写爆款,大家的耳朵就听到的都是爆款。三年前或者四年前的歌你们还听吗?你们不听了。四年前最火的歌是什么?你们一定不知道。“沙漠骆驼”我不是说它不好,你还愿意听吗?你都听吐了。所以唯一只有流量的时候,数据又相对不透明,只有头部流量能赚到钱,中腰部以下对不起game over,基本上是拿不到钱的。所以音乐的创作端或者叫生产端的多样性被扼杀了。所以你们听到的歌,就是现在的现状。

其实文艺创作还是需要百花齐放,任何人都有一个成长期,而现在出来的就是要爆款,那就变成平台指导,你按照抖音抄怎么写,按照这首歌比着写。一首歌的编曲你听完就知道一模一样,旋律改了几个音。

其实音乐可以变得有温度和,有情感联系的。如果我今天只有300粉丝,在座的你们都是我的粉丝。音乐跟电影不一样,它是一个低资金门槛的行业,几千块钱也可以做成一个成品,几万块也可以大腕,你要找大腕做几十万也可以做一首歌。如果你们都买单,花50块钱,你认为我这首歌有可能火,还是你觉得很好听,30块还是50块,其实我可以把一首歌做出来。

你们进我的社群,我不需上千万、几百万的社群,我只需要可能两三个人,你们愿意孵化我,可以把我的demo小样变成成品,这就是社群经济。我要找到我对应的社群,欣赏我的社群,而不是所有人奔着顶流和爆款而去。

具体怎么做的就不是这样简单了,我们2019年落地的开始,一直做到2021年做了一款应用叫做音乐蜜蜂,到此时此刻,音乐蜜蜂是全网最大的互联网词曲原创音乐供给平台,每天有几百、上千首歌的上传,确权存证然后进行交易。现在主流的互联网流媒体平台也在上面购买歌曲,上面交易的不是你们在腾讯听到的成品歌曲,它是demo,你可以把它想成小样。

它实际交易的是什么?是词曲的版权。我们用音乐蜜蜂完成了一个中国区块链版权保护的、全国的第一个司法判例。当时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法制日报都有报道,大家可以去查一下。我们音乐蜜蜂基于区块链,链上存证的信息,在成都同步存到了郫都区互联网法庭的电子证据平台。

因为音乐蜜蜂大量供给的情况下,后来2021年的3月份伴随着NFT开始从国外传进来,我们开始做了新的应用,叫做潮音时代。大家可以下载这个APP,然后注册扫 DM单,你们可以拿到盲盒,可以拿到唱片,盲盒可能开出来的是数字资产唱片,也就这首歌的50年的收益权,有可能你每年会获得它的版权收益,大家可以试试看。扫DM单,打开你的元宇宙音乐的第一个资产,从音乐蜜蜂挑选歌,由我们的社群决定哪些歌投票,决定哪些歌孵化,哪些艺人来唱,这就是社群经济的逻辑。

数字音乐经济的共享和资产赋能增值,我简单讲一下,可能在座的不太了解音乐产业。

我讲讲音乐的版权逻辑,一首流行歌曲,它涵盖了四项权利,词曲录音母带,创作者录音母带和演唱者录音母带,你可以把它思考成投资人把这首demo或者是创作的小样做成我们听到的一首成品歌曲,投资的主体就拥有了录音母带,录音母带找谁来唱,基本上是有约或者给了唱筹,所以录音母带和表演者权基本上合在一起的,而词曲是分开的。

这四项权利的周期是多长呢?此时此刻我发行了这首歌,在公共场合上唱出来,然后你们拿到这张 CD或者是到音乐流媒体上线。录音母带是从上线或者公开发布那一天起的50年。那么词曲有多久?词曲是创作人著作权人死后第50年的12月31日。所以基本上词曲创作人、流行歌曲基本上会在二三十岁创作或者三十岁左右创作,它基本上接近100年,他死后还有50年。我们大家耳熟能详,每个人都会唱的一首歌,现在都没有超过100年。

华纳版权每个季度“祝你生日快乐”这首歌都要收280万美元的词曲授权费。

还有一首歌,疫情2020年火的一首歌,叫“一剪梅”。1983年的歌,然后全球大火。因为疫情欧美人关在家里,学一首中文歌挺酷的。我们一个穿着黄色袈裟的和尚把这首歌谱写到短视频上,流行到了欧美,这首歌在2020年占据了欧美各大排行榜的前十或者前三。这家公司是台湾一家很小的版权代理公司,收了近一个亿人民币的词曲授权费。这就是音乐财富的故事。

之前电视台、电台播音乐是可以不付费的,对不起,今天全部要付费。好比如说王菲唱的“我和我的祖国”,中央电视台给了50万的词曲费。

回到我刚才说的逻辑,当社群决定孵化这些歌曲的时候,它是一首demo,在座的各位都同意把这首歌孵化成品的时候,你们拥有了它的录音母带版权。你们享受它这个版本的50年的收益权。

今天虽然我说它过度中心化的一个分发平台,但是今天因为中国是全球流量,除了印度,现在我们最高的。我们的经济也比印度好,所以我们的流量是非常巨大的。

比如说去年还是前年的“大风吹”,它的结算额是大几千万人民币,一首歌当然宣发也花了很多钱,应该是两三百万的宣发,但是它创造了几千万的价值。这也是音乐版权和财富逻辑。

我简单总结一下,我们做了一款确权存证和词曲交易的平台,叫音乐蜜蜂,我们做了一个 ToC端,你们可以简单把它想成在流媒体买专辑 ToC的平台。但是不一样的是,它NFT化了,你拿到的是终身的音乐数字物权,同时它涵盖了版权价值。除了视听的实用性之外,你还拥有了这首歌长达50年的版权价值。这是我总结我们这两个产品做的事情。

未来是什么?未来就是今天我们作为一个初创企业,三年半我们并没有跨出去,来到的数字产品这个行业的这种壁垒,不管是技术和资金跟进,还是团队的裂变,都还没达到,但是我们的产品裂变已经要来了。

如果你们下载潮音时代,那么接下来未来的六个月到一年,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下载。我们最近做的这首歌叫做“和你的偶像做首歌”,比如在我那个年代,我多希望我跟张国荣做首歌,我拥有他的版权的千分之一还是万分之一,我觉得你们随便给我多少钱,我也都不愿意卖。但是已经翻篇了不可能了,但是今天小年轻们他们喜欢的偶像,我们有一个歌手叫张子明,就这首歌就是他的粉丝和他一起做的,他的粉丝帮他选择demo投票,然后他决定的编曲,共同做的,然后他的粉丝也就拥有了他的版权价值的碎片化价值。它是有收益权的,除了终身听之外,还是全新的一个音乐元宇宙的逻辑,资产的逻辑,产品的裂变,音乐元宇宙,音乐场景的实现。

过去三年疫情,很多线下的演出都搬到了线上,从元宇宙的逻辑,其实每个游戏就是最小的元宇宙。我们的里面有个角色,有个角色扮演歌手,在元宇宙的场景中也会有一个它的数字孪生,或者说就数字原生。我们的 App里面已经有元宇星球的逻辑,所以我们会帮艺人搭建元宇宙场景,未来的视听会首唱会,甚至是选歌会都可能在元宇宙的场景里面完成,虚拟的数字孪生来完成元宇宙专属的定制。

刚才讲到了我们需要这么多人吗?我们其实不需要这么多人。有个榜一大哥说我就要投你,我就看好你。我不求回报,我就觉得这首歌好,我必须喊你唱,这首歌榜一大哥一个人就把它孵化了。我们现在还要分发给各个流媒体平台,但是未来我的产品流量够的时候,我不用分发。我作为榜一大哥,全网听的都是我这张CD,这首歌是我的资产。可能真的给大家免费听,但是这上面的广告费展示区,我是可以收费的。

因为大家知道一首歌曲的流量,如果是爆款的话,一定上亿了,每天是几百万的露出,这个广告位是不是归榜一大哥,还是跟我们平台拆,这就是全新的逻辑。听歌都可以免费,流量可以由投资人直接变现,而不去通过中心化的平台。我把这个播放器叫做web3.0的播放器,我们很快就要上线,也是我们技术团队自己开发的。

我们黄总也在讲数据资产,今天恭喜数字产权上链,白皮书的发布。我们的创作端所有数据资产,也会跟数字产权链合作,那么它的价值在哪里?其实价值不单是它的版权价值,接下来的价值就是这些数据的再挖掘价值,创作的这些音符的再开发以及这些编曲桥段的再开发。类似于最近非常火的恰特GPT的逻辑,这些数据的汇总再深度开发,让这个产业、让没有学过哆来咪的都可以参与音乐的 UGC或者PGC音乐创作。

我刚才讲了产品的裂变和流量的变现的逻辑,具体的应用刚才我举的榜一大哥的逻辑就是叫音乐淘金的模式。而歌曲的定制,我们希望在音乐原有的逻辑上拉回来,我觉得产业无限就是创造需求,在元宇宙的逻辑下创造需求。

比方说婚庆行业有一首歌版权是我的,“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”,基本上过去10年所有的婚庆都在唱,这首歌付费了吗?没有。你们可以定制,为你的父亲80大寿,为你的爱人、情人、金婚、银婚定制你们的歌曲。你们拥有它,拥有的不再是视听权利,你拥有了这首歌的数字资产。除了你永远拥有之外,还有各种变现逻辑。我们争取在未来的一年里做1000场婚庆定制1000首歌,我们的生产团队是这样思考的,所以我们要创造新的场景和新的需求。

线上选秀就来了,线上选秀是什么?其实就是养成类的,你可以把它想成养成类的音乐游戏,可能创作人很幼小,跟我们超女快男是一样,只是会在元宇宙的场景和元宇宙的情况下来选择了,把选择权交给受众,而不是交给现有的流量。你们以为抖音内容是你们刷到的?不是,是资本把那个人买了推给你的,所以榜单上全是资本绑架的歌,资本绑架了我们的耳朵。

我们潮音时代很快推一首自己的歌叫“做我们的歌”,就是做自己的歌,你们自己来判断自己来选择。其实今天的2.0时代过渡到3.0时代的时候,web3.0流量还是根本。所以我们决定把我们的流量分享给听歌的人,在座的各位通过我们的软件跳转进去,听这首歌,一样可以进入我们的版权经济模型。你听了多少时长,我们把版税分给你,初期的波比值可能不高,但是我们会给你游戏化明星的演唱会,让中老年的朋友,还是小朋友都可以玩我们这个产品。

我刚才已经介绍了元宇宙的星球,有素人的孵化和也有明星的,你决定要跟哪个明星合作做一首歌,我们来搞定他,你拥有了明星演唱的数字资产,所以它是一个多元化的音乐定制和明星、素人的孵化。这就是数字人或者数字孪生的逻辑,这是我们刚才说跟张子明一起完成的歌迷和偶像做首歌的逻辑。

我们希望跟北交金科合作,跟数字产权链合作,解决音乐人的创作端巨大痛点,数据不透明、变现路径非常长的痛点。其次是它自身带有私域流量能够直接变现,我觉得我们能构建一个让所有人都能够参与的音乐产业。把只有巨头投资的产业变成人人都可以投资,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产业。这是符合我们现在国家共享经济、共创经济的逻辑。

今天你们可以去看我们的盲盒,感受一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音乐数字资产,感谢大家,谢谢。